城市建设学院寒假期间积极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
——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凝炼与泛研网助力提升申报质量
发布时间:2025-02-26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为高质量推进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城市建设学院在寒假期间持续强化申报指导,重点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的凝炼”“泛研网平台资源应用”及“小同行专家审阅优化”三大核心环节展开专项工作,助力教师提升申报竞争力。自1月6日召开首次内部指导会后,学院申报教师充分利用寒假时间,结合专家建议对申报书进行深度打磨,于1月27日召开线上会议就以上内容进行讨论落实。
精准凝炼科学问题,夯实申报核心基础
针对关键科学问题的凝炼,院长冯仲仁教授强调:“科学问题的精准定位是申报成功的关键。需从研究背景中提炼出具有创新性和学科前沿性的核心问题,并通过逻辑论证其解决路径的可行性。”学院资深基金评审专家卫军教授进一步建议,申报教师可通过“三步法”优化科学问题:一是厘清研究领域内尚未解决的瓶颈;二是结合自身研究基础提出独特切入点;三是通过数据或预实验验证问题的科学价值。目前,尤雷、雷丹云等教师已据此调整研究框架,显著提升了申报书的逻辑性与创新性。
泛研网赋能申报全流程,助力高效撰写
为提升申报效率,学校科研处积极引入泛研网,为教师提供全方位支持。该平台整合了国内外基金项目数据库、文献分析工具及申报模板资源,帮助教师快速对标基金委资助方向,优化研究方案设计。科技处处长胡容玲副教授表示:“泛研网的智能匹配功能可为老师们节省了大量文献调研时间,其数据分析模块还可助力我们精准定位学科热点,大幅提升了申报书的战略契合度。”此外,平台内置的在线协作功能,为寒假期间的远程办公提供了便利。
小同行专家深度审阅,靶向提升竞争力
在完成初稿后,城建学院进一步推动“小同行专家精准辅导计划”。申报教师主动对接校内外专业领域相近的学者,邀请其对申报书进行预审阅。例如,张龙教授团队联系了武汉大学化学领域专家,针对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提出了细化建议;尤雷、雷丹云老师则通过冯院长邀请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对理论模型部分进行完善。胡容玲处长指出:“小同行专家的审阅能够从学科前沿视角提出针对性意见,这是提升申报书质量的关键一环。”学院计划该项工作在三月初完成,以确保申报书在提交前达到最优状态。
凝心聚力,共谋科研新突破
冯仲仁院长在会上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仅是教师个人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学院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他鼓励各位教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充分利用寒假窗口期,依托泛研网等技术平台和小同行专家资源,持续优化申报材料,力争在2025年度基金申报中实现立项突破,为学院和学校科研实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目前,学院申报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教师团队正以高度的热情投入最终修订工作,期待以高质量成果迎接新一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
特约记者 郑莹
审核 陈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