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第七届科技学术节之创新模型设计大赛

发布时间:2011-01-04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第七届科技学术节“创新模型设计大赛”总结

  一、活动背景:

  在2010年下学期,我院分团委学生会向学校递交了“创新模型设计大赛”的活动策划书,经过审查,我校同意并批准了大赛的活动经费。加上学校领导和我们城建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我院团学联本着“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我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的宗旨,围绕着我校全体同学开展科技学术节活动,承办了此次比赛。

  二、活动目的:

  ◆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激发我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三、活动时间:2010年11月8日~2010年12月23日

  四、活动对象参赛对象: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全体在校学生

  策划人:城市建设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五、活动前期准备:

  ◆我们做了充分的策划,开会讨论,确定日程安排和工作分配。

  ◆报名开始前为活动做宣传:首先,我们在人流量多的中西区广场各挂长横幅一条。其次,我们联系了广播台的咨询快车栏目,为活动报名时间进行广播。再者,我们宣传部为活动画的海报在18栋和11栋教学楼门口各摆一张。最后,我们还在报名开始前最后一个晚点名时,安排部员在各个系晚点名的教室进行宣传。希望经过我们的宣传,提高此次活动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我们的比赛。

  ◆进行对中西区广场的场地申请,准备开展的报名工作。还申请了11栋106,准备开展动员大会。

  ◆邀请函的制作。

  六、活动各环节的情况:

  1、报名阶段

  2010年11月8日至11日,我们在中西区各设一点进行定点报名,参加比赛的同学可组队(2到6人)来报名,之后如果还有想参加比赛的同学可以拨打报名负责人的电话进行报名。截止到2010年11月14日,我们一共有109组选手报名,相比往届这一次报名者中,大一新生占的比例相对较高。

  2、动员大会

  2010年11月12日中午12:30在11栋106开展此次大赛的动员大会,莅临此次大会的领导有我们城建学院的鲁云仿主任,黄艾华书记,魏娜书记,雷云尧老师和王鑫老师。我们同事邀请了上一届冠军作品的作者之一李杰同学,为同学们讲解他的参赛历程。此次大会我们对往年的作品进行了欣赏,还请雷云尧老师对于模型制作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当天参赛队员的到场率很高,反映了同学们对此次大赛的热情。

  3、建模培训

  根据选手的报名情况和大家的要求,我们于2010年11月17日中午12:30在11栋210室开展了建模的培训,我们请了在前几次大赛中一直担任评委的王鑫老师为我们的参赛选手从结构到选材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同学们对培训也充满期待,当天210教室座无虚席,老师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于建模的认真态度。

  4、各个评委组的成立

  按照策划又经开会商定,我们确定了评委组老师的名单,经过积极联系和组织,我们正式成立了评委组。

  5、作品奖项申报和提交

  本次大赛有四个奖项:最佳建筑奖,最佳道桥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选手可根据自己作品的实际情况申报最多两个奖项,进行角逐。因为原定决赛时间和四级考试时间有所冲突,经开会商定我们将初赛和决赛时间推迟到四级考试之后的一周,即2010年12月21日初赛,2010年12月23日决赛。所以在12月13日至12月17日申报奖项并且提交作品。在提交的二十多组作品中我们确定了21个参加初赛作品,相比较去年作品数量今年有所下降,这和报名选手大一新生比例较大有关,他们缺乏经验基础课任务重;并且与比赛时间和四六级考试时间冲突有一定的关系。

  6、初赛作品集中展区展示

  我们在12月21日上午开始布置中区展示所用场地,在11点半左右布置完毕。12点左右来观看作品的同学就络绎不绝,我们的选手也积极向前来观摩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从设计理念到内部结构都一一细致的讲解。到十二点半我们的摄影人,记者也都到位。评委老师由团学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陪同认真考虑后投出自己宝贵的一票,并热心的对作品进行点评。下午经过工作人员对票数的统计,确定出提名作品,共8组。

  7、决赛

  我们的决赛在2010年12月23日11栋106晚上6:30举行。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有罗萍书记,鲁云仿主任,黄艾华书记,魏娜书记,雷云尧老师,胡高茜老师。决赛中提名作品作者一一上台对自己作品进行介绍,之后雷云尧老师对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最后经过之前评委组的投票和确定选出了本次大赛的四个奖项得主。最佳创意奖:绿之梦我之家,巴克球;最佳制作奖:Sunshine Sail;最佳道桥奖:跨海大桥;最佳建筑奖:北岸故事。接下来进行的是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当我们把证书颁发到选手手中时,感受到了选手们来之不易的喜悦。

  七、活动感想:

  整个比赛过程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一是为了保证同学们不因为参加比赛而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同学们能够出精品,有充分的时间向大家展现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同时,由于在模型设计等方面对专业知识有相当程度的要求,这也导致了部分报名参赛的同学由于在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欠缺而退出比赛,至提交模型设计方案时,最终的参赛组减少为21组。但是对比发现我们此次比赛的参赛作品相比较以往作品质量有相当大的提高,这一点也受到了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此次“创新模型设计大赛”,全校广大同学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以及令人欣喜的钻研精神,无论从方案书策划、从模型制作工艺还是结构选型方面看都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体现出了同学们在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这样的校园精品活动正好能够极大的激发起同学们的动手热情,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思想、展示自己才华、增进相互友谊的大舞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样的活动坚持办下去,展现出城市建设系的特色,同时也展现出我校同学们的风采。此类活动的开展也为我校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结构大赛”等全国性比赛提供了选拔选手的平台,为今后同学们能够为校争光提供了机会。

  此次大赛中我们也有很多不足比如说比赛中细节考虑的不全面,初赛决赛时间间隔欠斟酌导致时间紧张等等。最后感谢领导和参赛老师对我们工作的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创新模型设计大赛”不断总结完善,不断进步!

  城市建设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2010年12月27日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