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手记》
发布时间:2022-11-14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化学实验室安全手记》
——实验室日常安全小常识1
写在前面的话:
初进实验室,你是否知道哪种实验操作最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如果你戴着手套、口罩、防护眼镜“全副武装”地去使用三氯甲烷,是否会遭到实验室其他人的嘲笑,认为你“太胆小,怕死”?
久在实验台,你是否已经习惯了一边听着音乐,嚼着口香糖,一边向面前的试管中添加样品?
你和实验动物“亲密接触”时是否想到,不戴口罩的习惯除了让你闻到一些令人不快的味道之外,还可能引发你日后的过敏症?
这些平时很可能被我们忽视的隐患也许就是将来实验失败的直接原因,更可能给我们自身健康,或者环境带来长远的影响。“无知”和“麻木”,到底哪个更可怕?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提出由来已久,然而,实际上,许多科研单位一线科研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却仍仅仅局限于来自实验室管理者的简单传授和自身操作实践。他们往往对技术环节比较精通,但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大多意识淡漠。2004年北京和安徽发生的实验室医务工作者非典病毒感染传播事件,就是由于实验室管理不善,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致使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隐患成为了现实危害,也暴露出我国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不足。目前,国家已经颁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国家标准,有望促进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但制度和标准如果不能落实在每一位一线实验人员的心里,也仅仅只能是厚厚的一叠废纸。
所以实验室安全要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开始!
实验室日常安全小常识1——实验操作小常识
1.加入试剂之前,把它混匀一下,以免放置时间长了浓度不均。冻存的试剂更是要等全部融化后才能使用。
2.试剂标签要写上配制者姓名和日期,日期不仅要包括月和日,年也要写上,可能一瓶试剂存在的年头比你在实验室的时间都长。
3.有机玻璃不能用酒精擦拭,否则会变白,模糊不清。
4.不要把注射器丢弃在普通垃圾桶内,否则会有大麻烦。不要把针头从针套上拿出来,把针头带着针套连同针管一起丢在尖锐物品回收的盒子里。
5.进入动物实验室保持戴口罩的习惯,避免患上过敏症状。
6.对于实验室的女性来说,尤其要注意:
①禁止在实验室化妆、处理隐形眼镜;不提倡在实验室佩戴首饰。
②长发必须盘在脑后并扎起来,以免接触手、样品、容器或者设备。
③不提倡穿短裙和露脚趾的鞋子。
7、从事实验工作的女性应在计划怀孕前三个月开始脱离实验室中确切的危险因素或少接触(包括男方),并进行有关优生优育方面的检查。 如已经妊娠并有孕期中接触危险因素的病史,可在孕早期(孕3月内)接受TORCH检查。在妊娠16~20周内进行唐氏筛查,妊娠4个月后进行超声检查可以了解胎儿有明显的先天畸形,以后定期的产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可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现今已肯定的实验室中常见的人类致畸原有:
①化学物:甲基汞、聚氯联苯(PCB)、2,4-D-二 英杀虫剂、苯、二甲苯、甲苯。
②微生物感染:病毒类(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③物理因素:放射性同位素等电离辐射。
④如果进行动物实验要注意动物携带和传染微生物感染的可能。
⑤影响不仅仅存在于妊娠期,在分娩后哺乳期,有些致畸原还可以通过母乳输送给婴儿,使婴儿在后天仍继续积累某种毒物而损害生长发育。
⑥致畸原对生育的影响取决于怎样接触、接触的剂量和暴露时间的长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编辑 郭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