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实训 >> 管理制度 >> 正文

城市建设学院危险源管理与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发布时间:2021-06-14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城市建设学院危险源管理与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一、风险评估和预防

通过对实验室危险源的正确辨识,系统判断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实验操作、组织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约束、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发展,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实验安全工作。

二、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

1.危险源管理责任分工:

1.1高度危险源由各实验室上报控制措施,学校审核。一般危险源由各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措施。

1.2各实验室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1.3各实验室要对危险源的控制纳入日常安全检查和系统检查当中去,按要求落实责任班组或责任人,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一次。

1.4危险源主管人员对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2.危险源的管理

2.1高度危险源的所在实验室,对中高度危险源都要有完善的安全技术控制防范措施和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安全的设备,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水平、工作时间、职责的确定,以及实验教师、学生的管理)。

2.2在高度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警示标志要明显,没有污损,其内容包括名称、地点、责任人、潜在事故类型、控制措施等。

2.3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危险源要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落实整改并及时将整改结果记录存档。对查出的隐患或暂时无法整改的项目,要以书面形式,上报学校相关部门。

3. 重要危险源的管理

3.1学院有重要危险源的实验室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3.2凡被列入学院重要危险源的实验室,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定时在实验作业期间对风险源安全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对高度风险源安全检查每周1 次。被列入重要危险源的实验室应制定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实验室危险伤害类别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行,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2.机械伤害:是指实验器械运行过程中, 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试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3.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机和作业活动)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

4.触电:是指实验人员触电事故。

5.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人体内、外灼伤)。

6.火灾: 是指重点消防部位(如生化实验室), 在采购、储存、使用危化物品,组织动火施工作业中,突发火警、火险事故。

7.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8.坍塌:是指实验器械或材料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

9.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触爆炸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等)。

10.物理性爆炸:包括压力容器、管道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11.中毒和窒息:包括CO中毒、化学品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2.生产性粉尘和不良气味吸入伤害。

13.噪声伤害:设备运转发出的强音声响而造成的人体生理系统的伤害。

14.高温中暑:指在高温实验环境中进行作业而造成的伤害。

15.低温伤害:指冬季露天作业造成的伤害。

16.辐射伤害:电焊作业时的弧光辐射。

17.其他伤害:除以上危险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摔伤、扭伤、挫伤、擦伤、刺伤、割伤等伤害和非机动车辆碰撞、轧伤等。

四、发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一般化学性污染(危化品及危废溢出或暴露)应急处置措施

1.1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在工作人员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再根据毒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

1.2被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如被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醋酸溶液或硼酸溶液冲洗。

1.3 遇到化学品中毒,经口中毒者,要立即刺激催吐,反复洗胃,洗胃时要注意吸附、微酸和微碱中和、水溶性和脂溶性以及保护胃黏膜的原则。

常用的急救方法是给中毒者先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水或鸡蛋白、牛奶和食用油等缓和刺激催吐,视中毒情况送医院治疗

1.4经皮肤中毒者,直接送医治疗。

1.5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工作台面或地面,先用抹布或拖布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或用中和试剂进行中和后用清水冲洗。

1.6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气体溢出泄漏,应立即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实验室。

如果发生人员吸入毒气,造成中毒应立即抢救,将中毒者移至空气良好处使之能呼吸新鲜空气,拨打120电话急救。

2、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2.1危险化学品泄漏: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救援器材应具备防爆功能,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受限空间;

2.2泄漏物控制:用水雾、蒸汽等稀释泄漏物浓度,拦截、导流和蓄积泄漏物,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环境敏感区扩散,并视情况使用泡沫充分覆盖泄漏液面;对大量粉体泄漏物,应使用塑料布、帆布等覆盖,减少飞散;

2.3泄漏源控制:根据现场泄漏情况,采取关阀断料、开阀导流、排料泄压、火炬放空、倒罐转移、应急堵漏、冷却防爆、注水排险、喷雾稀释、引火点燃等措施控制泄漏源;

2.4泄漏物清理:大量残液,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盛器收集、集中处理;少量残液,用稀释、吸附、固化、中和等方法处理;

2.5泄漏物污染水体: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水体时,应及时通知沿岸居民和地方政府,严禁下游人畜取水;加强对水体进行监测,采取打捞收集泄漏物、拦河筑坝、中和等方法严控污染扩大,如果中和过程中可能产生金属离子,必须用沉淀剂清除;

3、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扑救化学品火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3.1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点事故时,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每个实验老师都应明确职责,掌握有关消防设施、人员的疏散程序和危险化学品灭火的特殊要求等内容。

3.2扑救初期火灾: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物料来源,用现有消防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及时向学校保卫处和学校相关管理领导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等有关单位如实报告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事故情况。

3.3保护周围设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采取冷却、隔离等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3.4火灾扑救:针对不同的危险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控制火灾、当外围火点已彻底扑灭、火种等危险源已全部控制、堵漏措施准备就绪并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完成且消防力量也已准备就绪时,可实施灭火;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

3.5确定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当火灾失控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指挥现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

3.6火灾扑灭后,应派人监护现场,防止复燃。

4、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发生泄漏、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4.1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泄露、爆炸时,应紧急停用,迅速关闭容器和管道的所有阀门,无法关闭的应采取合适堵漏措施;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内的可燃气体和油类,应使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

4.2进入泄漏、爆炸现场进行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根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内盛装的介质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并根据防护等级标准选择相应等级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佩戴防毒面具以避免中毒危险。

4.3对锅炉及其蒸气管道爆炸事故,应设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组织现场人员撤离。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应急处置工作组确定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范围,将区域内人员疏散至泄漏区域的侧风向或上风向等安全地带,并根据泄漏物影响范围划定警戒区域。在爆炸结束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5.起重设备事故处置措施

5.1、起重设备事故处置措施

5.1.1电动葫芦、吊车等起重设备吊运重物时如遇突然停电或设备突然发生故障,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并要设立警戒区以防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待电力恢复或设备维修恢复正常,将吊运的重物放好后方能离开。

5.1.2如遇吊物失控或起重机倾覆造成人员伤亡的,应立即实行现场救护。

5.2、叉车事故处置措施

5.2.1叉车举升货物到高空时如发生不能放下的故障,作业人员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并警戒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区,如短时间内设备维修无法恢复正常时,应用隔离带将铲车隔离。

3.2.2当在铲斗下处理故障时,应用支架将铲斗架好,作业人员才能进入铲斗下检修。

6.明火操作事故处置措施

6.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和切断电源。

6.2转移、分装或使用易燃性液体,溶解其他物质时,附近不能有明火。若需点火,应先进行排风,使可燃性蒸汽排出。一旦发生火灾,一定要迅速而冷静地首先切断火源和电源,并尽快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水和沙土是最常用的灭火材料。

6.3发生火灾报警程序:工作人员迅速报告本中心安全领导小组,同时组织疏散其他人员离开现场。中心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中心领导应派出工作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6.4明确分工:

①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②消防车到来之后,公司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③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水浸的棉被等。

④公司领导要迅速组织其他工作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⑤中心员工及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公司区内的固定消防栓。

6.5注意事项

①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②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③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7.带电操作事故处置措施

7.1操作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也不可把电器弄湿,若不小心弄湿了,应等干燥后再用。

7.2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分析漏电的程度,如果较为严重,在切断电源后,马上通知公司电工处置,并指挥其他人员离开现场。

7.3遇到人员触电,应及时实施救护,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同时报告中心安全领导小组。

8.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8.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脚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

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8.2及时通知校医院做相应处理措施,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校医同行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8.3消防不安全因素,如机械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采用措施进行稳定,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更大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8.4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机构的电源。

8.5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8.6事故发生后在现场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有关部门报告。

8.7安全领导小组得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上述应急措施,注意检查事故现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8.8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