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18岁的天堂

发布时间:2015-10-12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18岁的天堂

                                                        工造1 胡锦浠

我一直没有怀疑过时间从我指间溜走的速度,来到大学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感觉太快了!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篇高三生写的文章,有一句大意是这样的:高三的我们像是蹲在地狱仰望着天堂——大学。可以更具体通俗一点,高三生就像是一个饿得快疯的人,边流着口水边望着冒着热气的肉包子一样,而大学就是那个肉包子。     现在呢,那个曾经饿得快发疯的我,站在天堂上,手里拿着个肉包子,却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兴奋。因为我感觉到前面的路是那么模糊不清。望着过去那条清晰的轨迹,小学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大学以后呢?我茫然了!“茫然”是我这么久以来一直在感受着的词,但这是很正常的,大多新生都是这样,这是因为我们进入了从未体验过的大学生活,我们需要一个适应期。 

    作为一个只在大学生活不久的新生,要来谈论所谓的大学生活这样的话题,我怕会有一些人跳出来“指责”我哪句话有悖事实或者不合他们的胃口.所以,我只能谈谈自己的大学感受。 

大学生活,并不像我们之前的高中生活,因为前者侧重的是生活,当然,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而后者更多的是读书与考试。在这里,没有整天盯着你学习的老师,没有照料你生活的父母,因为你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你得开始为自己去负责.你得学着如何去适应这个环境,接受它的规则,然后好好的定位自己,并为之努力.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的确,这里是一个秀出你自己的人生大舞台.在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可以提供给学生去体验和实践;在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你可以通过他们感受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了解他们独特的文化......在这个大舞台上,你可以秀出自己的长处,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而且,你可以通过学习他人的长处来不断完善自己.在我看来.大学并不是精英荟萃的地方,但我相信它可以是人才辈出的摇篮。 

    就如我前面所说的,大学像是个社会,所以这里并不是一个充满着无忧无虑的天堂,因为社会是现实的。这里也有很多让人头痛的烦恼,因为人的成长是伴随着烦恼的,但关键还是看你是如何去看待和为之付出你的努力。就像一年前的高考,三年寒窗苦读,就为了通过一次仅有三天的考试,你可能会说不公平,可那就是现实,再多的抱怨也不能为你带来什么更好的改变,你只有去适应,因为这样你才能有机会去改变  记得高三的时候我是这样对自己说的:人生只有一次,要是我没能够体验一下大学生活,那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不断地奋斗着。今天,我很庆幸自己能有机会来到这美丽的校园体验大学生活,虽然我对它之前的憧憬比现实要高出很多,但是,既然是我选择的,我就得为此而付出,我得融入属于我的生活。 

    小学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大学以后呢?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去为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最后,我想再啰嗦一句,这也是我最近理解到的一句感觉不错的话: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要学会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里感受到满足和快乐,这远比你贪婪地去追求过于遥远的东西要来得有意义。生活的意义是快乐,而能否快乐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下面是我对大学的一些计划:

大一时你要博业,就是说你要看大量的书,从中发现你喜欢的知识领域;二是你要大量的学习关于职业方面的知识,从中发现你喜欢的职业。看书会让你积累深厚和广泛的知识,为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因为只有大学才是你专心看书的时光,错过就不再了。比如说,你在看了大量的书后,发现你比较喜欢社会学这门专业,虽然你学的是营销。而你在看大量的职业介绍和理论后,发现你喜欢做帮助人的咨询工作。这就是你大一要完成的最大任务。

大二时,你要通用专业,你把你喜欢的领域、职业的通用基础知识学好,学科领域与你所选职业有可能不是相关的。这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把这些通用知识学好。我们的大学其实交给我们的都是这个学科的通用知识,你会发现,如果你是学社会学的,那当你毕业后都很难把社会学这个概念说清楚,更别说什么职业社会学了。这也就是大家都抱怨在大学里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的原因(我们暂时不考虑你有没有学,学没学好)。其实,在大学里,你只要掌握你要学的那个学科300个概念就可以了,那你就会对此有些自己的看法了。

大三时你要择业,在你喜欢的那个学科内再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领域,然后深入学习一年。如,你选择了职业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那你大三一年就是要学这两门。包括所有的概念、理论与应用,同时进一步整理这个圈子里的一流企业、人物,确定你要进入的企业,在不断完善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关注这个圈子的人和事,并且建立一个自己了解这个圈子的渠道。如果大三下学期你发现你的选择是对的,那你就可以找个相关企业去实习了,当然实习的目的一是在实践中检验你是否真的喜欢和适合做这份工作,二是找到你所欠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然后再去补不足。如果在大三上学期你发现你不喜欢这个领域,那你就要转业,再重新来选择。如果你对社会学这个大领域不感兴趣,那你就要再回到理论的学习中发掘了,如果你只是不喜欢社会心理学,那你可以在通业这个步骤再来选择,就是说你在看看在社会学领域还有没有你喜欢的具体领域了。

大四时,你要试业,就是真正的实习了,有直接的公司和工作,那你就去自荐做;如果没有,那你就要找最相关的公司和工作了。在这个实习中,就是要提前适应这个工作,尤其是生活方式上的适应,做到最大限度与公司、工作合拍、匹配,同时最大化地补充你所欠缺的知识与能力,还有操作性的技能,最大化减少你与工作的差距就是你大四的最大任务。你要时刻关注你要应聘的那些公司,看他招聘的要求,然后照着做,最好和这个公司的员工有联系,你可以方便的知道公司动态。而这个实习就是你的工作经验了,那当你要毕业时,你就可以应聘你在大三时就圈定的一流公司了。

当你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你已由一个高中生变成了一个大学生,随着迎新的结束,新的起点的开始,你就需要一个自己的目标。当你制定好目标的时候,那不要犹豫要坚定不移地、勇敢地去践行,给自己每天一定的任务量,定好自己的时间表。当具体的目标或梦想受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去调整。当自己的一个个小目标被完成时,及时地总结经验,多做反思,最后完成这四年的规划,这样你的大学就因你而充实,因你而完美,不会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