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发布时间:2011-05-10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教育系统先进女教职工在全省范围内只评选100名,涵盖小学、中学、大学。而我校张小菊老师便是其中之一。接到采访张小菊老师的任务,记者犯难了。由于张老师工作突出,教学科研成绩优异,已被我报记者采访多次,如何避免“现炒饭”成为记者面临的一道难题。反复斟酌后,记者决定放弃以往从教学成绩和师生关系入手的常规模式,侧重于张老师的性格和家庭生活,向读者展现生活中最真实的张老师。

  ——记者 手记


  优秀老师也“不务正业”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是‘朋友’。”

  记者在生物与化学教研室里见到了正和学生们谈笑风生的张小菊老师。见有人来访,学生们才依依不舍的陆续散开。之后,张小菊指着墙上的羽毛球拍笑着说:“我刚和学生打完羽毛球回来呢。”

  运动从来就难不倒张老师,她是个文体活动的“狂热分子”。羽毛球、乒乓球、扑克牌、象棋、晚会表演、节目主持,什么活动她都可以玩得其乐无穷。曾三次获得过校级女工象棋大赛冠军。张老师出生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却并没有因为家境而自卑过,相反她乐观、开朗、容易沟通,这些都是朴实的父母留给她最宝贵的财富。小时候也没有条件和精力去培养特长,现在做的这些纯粹凭兴趣爱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堂上,她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她上课的时候极具幽默感。看到有同学脸上有困意,她就会适时地讲个小笑话、玩脑筋急转弯或是让大家猜字谜。这些“小把戏”总是能获得同学们的青睐,且“屡试不爽”。原本枯燥的课程往往能在张老师的演绎下变得生动活泼。

  她是个乐观的工作狂

  一面是开朗活泼热爱各种文体活动的文体狂,另一面却是做什么事都乐观的工作狂。

  张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要么不做,要么就认认真真做”张老师在我校工作已近八个年头,虽然教的课程不一样,但她却并不觉得枯燥,总能变着法推陈出新。每次上课前她都会结合当下该门课程的最新发展和考研新动态对课件进行修改,即使教了八年的《微生物学》,每次上课前仍要复习课件,力求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最新知识,自己也从能中不断进步,“教其实是最好的学习。”

  张老师还经常和院里的同事一起讨论并互相学习,从一些老教授身上得到借鉴,增加对该门课程的理解。理论知识要靠实践来证明。为此,她经常动手做一些科研项目。“当我知道学校开始启动科研项目的时候,觉得好开心啊,对年轻教师来说这绝对是提高自身的绝佳机会。”

  张老师很看重工作的氛围。“或许是大家志趣相投,在一起工作总是很和谐,领导对我们年轻老师很关照,上午我们几个人还喝了袁院长从家里带来的汤呢。”说完她又爽朗地笑了。眼前这位取得众多优异成绩的老师似乎永远没有烦恼。或许就是这样,一直抱着开心的态度去做事,才让她的生活和工作如此阳光灿烂。

  八口之家乐融融

  张老师于04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我校工作,而她在读研期间已经是一个1岁孩子的妈妈。“读研期间一直是婆婆帮我带孩子,真的很感谢她。”张老师动情地说。

  张老师生活在有八口人的大家庭中。“一般妯娌婆媳之间是最难相处也是最容易闹矛盾的,但在我们家却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我婆婆、弟妹都是那种特别替别人考虑的人,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却从未红过脸,我们家在附近一带绝对是人人羡慕的模范家庭。”说到这,张老师很是自豪。“因为我们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就会包容很多东西。”这一点也是婆婆给了她“榜样的力量”。有一次下班回家,看见婆婆背着一个孩子,抱着一个孩子,另一只手还拿着锅铲炒菜,年迈的身躯有些微颤。看到那一幕的时候,张老师眼角潮湿了。即使这样,婆婆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有些东西不用刻意教,言传身教是最有说服力的。”

  张老师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很和谐圆满的家庭,还有一大群“朋友”。此时她又变成了一个容易满足的小女人。说了很久,一直听到她的笑声。当问及她幸福的秘诀时,她毫不避讳地说:“幸福是自己的定义,每个人对幸福感的衡量标准不同,不管什么事情,你觉得幸福了就是幸福,这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