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院全面实施“3+1”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6-12-05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11月30日下午3点,城市建设学院举行“3+1”人才培养模式交流座谈会。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张映辉总工程师、湖北君邦环境技术公司刘雅洁经理与该院水环生系全体教师进行交流座谈,并从用人单位角度为水环生系的学生谈实践能力培养、谈应用型人才培养,介绍未来职业发展。
所谓“3+1”,即指本科生在教育教学程中用前三年时间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及实践能力的铺垫培养,第四年完善理论向实践延伸、递进、系统地完成集中性实践锻炼与课题研究。此前,城建院已创新性地尝试构建了适应都市型现代人才的“3+1”人才培养模式,本次则是以水环生系为单位,全面实施“3+1”教学模式。合作单位有呵尔、君邦环保等近20家企业。
会议伊始,给排水教研室副主任莫文婷老师介绍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随后黄慧艳老师就“3+1”人才培养模式做阶段性小结:只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规划和组织本科教育全过程,方能回应时代和人才的诉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产学深度融合,生物、环境、给排水工程等专业纷纷为相关产业输送了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有利于完成学校在转型期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共赢。以生物、环境工程为首,经过三年试水,取得一定成绩。许多经过“3+1”企业顶岗锻炼的学生留任相关企业工作,也出现了“一年多个offer”的抢手现象,并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生物工程、环境工程2015、2016年的就业率逐步上升。
随后,给排水工程2013级丁兴雨就暑期企业实习,环境工程2012级优秀毕业生张闯、生物工程2012级优秀毕业生叶密、熊律等,分别就工作经历与考研经历发表了对“3+1”模式的看法及感想。叶密表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她有了很多选择,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企业。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环境令她十分满意,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企业用人方面,张映辉总工程师与刘雅洁经理向同学们表明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且提出要做好职业规划与提升自身能力的建议。
城建院副院长张小菊作总结讲话。她表示“3+1”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企业紧密合作,可以让学生明白企业的需求,有助于知识和社会需求的对接,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学习、适应社会。
记者 温玉焕 赵文文
通讯员 林飞
编辑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