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寰宇高阔任尔飞

——我校优秀毕业生包宇飞从民校生到名院博士成长记

发布时间:2016-06-30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记者采访完我校城建学院09级给排水专业学生包宇飞的成长故事后,闪烁在头脑中的一句诗。今年6月,在武汉理工大学市政工程系读研的他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生,成为该校考上该院博士生的第一人。读研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其中2篇是SCI论文,多次获得专业第一,先后拿过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毕业生、校三好研究生等奖项。而他也是当年考取该专业研究生的唯一一位独立院校学生。

在其导师李孟教授的眼中,这个来自民办院校的学生身上,有着很多的闪光点。正是这些闪光点,才让其成长得更高更快更强。

自信让他学业步步高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这句话用在包宇飞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自踏入大学,包宇飞就坚定了考研的想法。大学四年里,他几乎从未逃过一门课,所有课程均以优异成绩通过。三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在他看来,每一节课总都会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和生活经验,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打好基础。因此,当很多准备考研的同学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备考的时候,他直到大三结束才正式备考,十月份才将武汉理工大学定为报考目标。

当别人质疑他准备的时间太晚时,他早为自己量身定制了复习计划。那段期间,何时复习数学、花多少精力在英语上,他总按照计划不慌不忙。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他总是在图书馆总馆一楼全心备考。他也会劳逸结合基本上每一个月,我会给自己两天睡睡懒觉放松的机会。

只要付出,终有回报。那一年报考武汉理工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的共有21个人通过了初试,最后,唯一来自独立学院的他,以及来自华科、本校等名校的共9名同学通过了复试。

当问其导师李孟教授为什么复试时选择他时,李老师若有所思说道:包宇飞还在读大三的时候,我曾受邀到武昌首义学院做过一次考研交流。会上,包宇飞向我提出很多专业性的问题,并在会后拦下我毛遂自荐了一番,让我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后来他参加我的研究生复试,给我的整体印象就是沉着自信,表达能力强、逻辑思维清晰。虽然在复试的人中其能力不是最强的,但却十分自信从容,这一点是我最终选择他的关键原因。”

虽然李孟教授所带学生基本来自985211高校,只有包宇飞来自独立院校,但他从来没有看低自己。在读研的这三年里,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六篇论文,其中包括三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和两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受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多次获得专业第一,先后拿过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等奖项。问起他自信的原因时,包宇飞说:虽然我周围的同学都来自985211高校,但是我相信自己,出身并不能决定什么,只要有自信,愿意努力付出,总会获得回报。

心无旁骛让他考取顶级研究院博士

志在顶峰者,不会半坡退却;信念迷失者,常有歧路彷徨。而包宇飞似乎从来不会退却和彷徨,心中有目标,总会按照规划,心无旁骛、全力以赴、稳扎稳打。

考上研究生后,他并未因一时成功而停下前进的脚步。研一时,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他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师兄师姐做实验、画工程图。研二时,他除了出差,其余时间都专注于实验研究和撰写论文。有时为了实验研究,他可以在实验室呆上一两个月。为了写好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他大量阅读国外期刊,然后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他介绍,其实自己的英语不错,但在发表第一篇SCI论文过程中,由于工程英语准确表述比较难,他便花大量时间广泛阅读相关专业纯英文论文,大大提升了专业性和学术英语表达能力,论文写好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反复复改了六七遍。正是由于他做事时心无旁骛,使得自己的论文概括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得非常快。

研三时,包宇飞也徘徊在找工作与考博深造的思想矛盾中,在拿到上海一家设计院的offer后,他最后还是决定报考相关专业领域的顶级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三月份就要考试,备考时间已经不多了,他按照复习计划,一个月内全心投入备考,终被该院水环境专业录取,成为仅招的三名博士生之一。

据了解,该院博士生招录名额每年极少,要求甚高,即使中国顶尖大学出身,一般考生也通常不敢报考。此次考试中,包宇飞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并成为武汉理工大学建校以来考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的第一人。

谈及门下弟子能考上该院博士,李孟老师颇有些自豪,他强调:“包宇飞能取得这样成绩,得益于武昌首义学院很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传授和基础技能培养,被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虽然某些方面可能比不过那些985211高校毕业生,但他肯学、肯努力,勤能补拙,不擅长的东西也能够很快赶上来,甚至超过与他同期进校的研究生。

敢于吃苦让他工程实践能力突飞猛进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成就最好的自己,包宇飞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读研三年中,他为工程项目出过两次差。一次是在湖北宜昌华强化工厂,进行高氨氮废水调试处理。每天八小时三班倒,一干就是三个月,最后顺利结题验收。无论面对何种工作环境,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辛苦。而且,从学校到工程现场,让他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合作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一次是在山东滨州污水处理厂,参与相关项目的改造以及调试运行。那次经历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其时正值冬天,因为靠近海边,气温每晚都在零下十几度。有一天他临时接到了上级环保局领导要来视察的通知,为做好迎接准备,他顶着困意凌晨三点起来和工人们一起连续加班5个小时,到早上八点才完成工作,最后获得上级部门肯定。因为不怕苦、不怕累,他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工程的统筹安排能力都进步了不少。能吃苦这一点,也让李孟老师从心底里喜欢这个小伙子。他告诉记者,很感谢武昌首义学院,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很好,完全能一一胜任工作,不管专业基础、科研能力、沟通能力,还是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是很突出的。

采访结束时,包宇飞寄语母校学弟学妹们:“武昌首义学院基础设施很好,教师都很敬业,实验室建设也不错,这都为自己的学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也许你会认为自己的起点相对偏低,但绝不要妄自菲薄,而是要时刻保持自信与乐观,我们正值大好青春,有梦想就要大胆去追,并善于规划、实施并坚持,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记者 覃梦颖 熊邦红 子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