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学院举办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
发布时间:2025-11-01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10月27日晚,城市建设学院举办了2025年“实践归来话成长”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该院党总支书记高霞、分团委书记刘腾子、各年级辅导员与学生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一场关于成长与担当的“思政大课”。
本次汇报会聚焦学生所见、所感、所思、所悟,五名分享人用平实真挚的语言,将暑期实践的生动场景娓娓道来,展现了城建学子将课堂所学赋能社会服务的青春风采。其中,2023级环境专业潘梦雅同学以“水润乡情:守护美丽河湖,绘就乡村振兴生态底色”为题,讲述了团队通过巡查清理、多元化调研,让河道重现清澈,更将护河理念“种进下一代心里”的实践故事。“在社区,我们把模拟降水实验搬进课堂;在学校,孩子们用小手制作河湖沙盘,兴奋地说‘要保护河流’。”潘梦雅分享道,“那一刻我明白了,生态保护是需要每个人参与的‘集体行动’。”潘梦雅表示,作为环境生态社会实践协会副会长,将带领更多同学投身其中,为“人水和谐”贡献力量。
“滇南碧波”队学生代表、2023级生物专业周弋皓,分享了团队将目光投向云南高原的异龙湖——石屏县面积最小却至关重要的“母亲湖”,将课堂所学生物科技知识应用于异龙湖水质监测与生态评估实践中,这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迈出了用科技服务地方环境治理的坚实一步。
2024级工造专业解轹文用亲身经历,重新定义社会实践的维度。他认为,社会实践不仅是暑期“三下乡”的集中活动,更可以是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他分享了如何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化为自己大学生活的底色,把服务的舞台搭建在日常的每一个角落,在持续的奉献中实现自我成长。
2024级土木专业李睿英分享了自己在爱心托管所的温暖经历。她别出心裁地将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数据严谨”精神,转化为托管服务中对孩子们的“细节责任”,在观察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需求差异时,便着手“分龄设计”课外辅导和活动,展现了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让志愿服务因专业的注入而更具质感。
2023级生物专业李家俊则带来了他助农、非遗传承、环境保护的三次实践心得。他总结道,成功的实践源于将选题聚焦专业、在活动前精心策划、在过程中注重细节。他的分享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学习的社会实践方法,彰显了城建学子勤于反思、善于提升的优秀品质。
聆听了五名同学的分享后,高霞用“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坚持‘学以致用’的追求”、“勇于‘突破自我’的姿态”和“甘于‘奉献付出’的情怀”高度赞扬了同学们展现出的时代特质。她希望全体同学能“沉下去”扎根大地、“融进去”学用相长、“立起来”堪当大任,学院将继续搭建广阔平台,支持同学们在社会实践这部“无字之书”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本次汇报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动员,它用最鲜活的案例证明,当青春与祖国大地深情相拥,理论知识便能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通讯员 周弋皓
审核 高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