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学院开展“‘河’你一起,共护绿水”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02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敢闯会创”素质能力,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水生态文明意识,让大学生胸怀“绿水青山”,10月29日下午,《区域环境质量创新创业实践1》课程团队成员带领给排水、环境和生物专业部分学生来到水生态实践基地,与11名小学生一起开展了“‘河’你一起,共护绿水”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伊始,生物2020级施昊鸿从“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什么是水污染”“怎样保护水资源”和“观察巡司河”四个方面,向小朋友们阐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加深了小朋友对水的认识以及巡司河治理和保护成果。
随后,城市建设学院教师王爱琴、郑莹、杨旗和新法学院教师刘洋,联合两院志愿者,带领11名小朋友来到巡司河边,对河水水温、pH值和溶解氧含量进行了检测。
“将测试探头插入水样中,等待数分钟,直至仪器显示稳定的读数。”水质检测志愿者赖铁亮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日常水质检测的过程,现场检测了水样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数据。此外,志愿者还手把手指导小朋友们将测试探头放入河水、醋、碱等不同水质中,观察数据的变化,引得小朋友们连连惊叹。活动激发了小朋友们求知求真的好奇心和探索科学领域的热情,回到教室后,小朋友们纷纷绘出了对水质污染的理解画本,并争先举手表示:“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水”。
活动结束后,郑莹老师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了总结复盘。她认为,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学科融合型实践育人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为学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谱写了新型实践育人模式的新篇章。课题组成员刘洋老师表示,课程团队成员未来将继续推动学科融合,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尝试让法学类、新闻传播类、艺术设计类等专业的同学加入到课程建设和项目研究中,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综合性、实践性的锻炼机会,提高同学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法治意识,帮助同学们在未来的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
学生通讯员 王清扬 彭监波
审核 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