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改革发展见真知,翘首期盼迎辉煌

发布时间:2012-11-05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主席团成员对学生会作出简介

  记者现场提问

  2012年11月2日星期五12:30分,我校城市建设学院第十一届分团委学生会记者招待会在十一栋106室召开。本次记者招待会主要汇报了城市建设学院第十一届分团委学生会的改革情况。此次记者招待会还收到了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记者团发来的贺电。

  出席本次记者招待会的有:城市建设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副书记张丽霞、主席刘又维、副主席暨内务处处长苏畅、副主席暨外务处处长张长洋、副主席暨才艺团团长曹维康,并由他们作为代表团进行发言。宣传部部长周镭主持本次会议。此次会议到场嘉宾有校内各大组织及各个院系的新闻记者同仁以及城市建设学院学生会干部。

  刘又维主席向全体到场嘉宾介绍了学生会改革工作的具体措施。首先制作了学生会的会徽,会旗以及会歌,创立了学生会章程,各项管理条例,做到今后的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行了工作月汇报制,创立了学生会成员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会员制度,让学生会的管理清晰有序。与此同时还创建了QQ、QQ空间、人人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点点网六个网络宣传口。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后,最终形成了“三处两委一团一秘书”的体制格局,整个体制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确保了学生会的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

  副书记张丽霞介绍了书记处管辖的三个部门:记者站、组织部、宣传部。它们将致力于推动城市建设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及时反映校内各大型活动,用电子海报和新闻报道等方式发布于院网站供交流与借鉴。副主席暨内务处处长苏畅汇报了内务处的工作,内务处主要针对以学生会内部为主的活动,故而实行统一化、专职化的聚合,进行统一管理。外务处作为学生会唯一对外的窗口,由校外辅导实践部、外联部和文艺部组成。副主席暨外务处处长张长洋介绍了自己严格的“副部带队,部长统筹”的管理模式,革除了原先部长及副部分工不明确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新独立出的才艺团由副主席曹维康管理。其包括了辩论队、礼仪队、啦啦操队、街舞队,电子信息工程队这五支队伍。其中新成立的电子信息工程队便是针对网络宣传口径不宽,而专门成立的对外宣传的技术部门的中坚力量,确保了网络宣传的力度。

  在听完代表团的汇报后,会议进入答记者问环节。在座的记者同仁对这次学生会的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外务处处长所说的正规的赞助指的是什么?电子海报是否只能用电脑才能看到?学生会开放六个网络端口是否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开放端口后如何让学生会的消息更好地扩散?本次改革是否会对下属产生太多的压力,有没有考虑他们是否能够适应?学生会内部成员如何达到很好的沟通和协作?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是怎么克服的?主席对学生会的期待是什么?若其他学生会也想改革,主席有什么好的建议?主席团将问题一一回答:正规的赞助指的是不将现实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够长远合作的赞助;电子海报不指用电脑看的海报,而是指海报脱离传统的水彩手绘,采用电脑设计,使得图案、色彩更加时尚化、多元化;同时开放六个网络端口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一来是发布网络信息较为简单,不会花费太多的人力,二来是为了使消息覆盖到全校这么做是有必要的;本次改革肯定会带来压力,但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这要看学生会成员如何对待;主席说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人力物力的阻碍,如才艺团的成立就直接面临了校艺术团的压力,但最后的成功少不了学院领导的鼎力帮助和学生会成员的尽职负责,他对学生会的期待就是希望成就一个任期满后大家都舍不得离开的学生会,面对其他院校的改革,他给出的建议是,每个院系的情况都不同,不要一味的效仿,只有适合自己的改革体制才是最好的。最后刘又维主席作总结发言,他再次感谢了各位记者的到来,并坦言,目前的学生会体制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适合城建学生会的,我们会不断地完善它。他表示本次的记者招待会十分成功,今后会更多的以这种方式加强与各院系、组织的交流,共同进步。相信,在各位成员的努力下城建学生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前十年,我们风雨兼程;后十年,我们继往开来。城市建设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将牢记“尊师、博学、笃行、致远”的会训,秉承“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以“用心、真心、耐心、无怨无悔”的精神不断为同学们服务,以谋求学生会的长远发展,取得下一十年的辉煌!

  (见习记者:蔡利、张庆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