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程观”与大学生活
发布时间:2015-12-04 来源:城市建设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大工程观是将工程作为一项具有社会化,综合化和整体性的生产活动来加以思考的工程观念。它是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积极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品质和人文素质。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也有大工程观的概念,它指的是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有宏远的工程视野,具有工程中多学科所需要的科学素养,以及相应的人文情怀和工程组织素质。
以大工程观为核心要求学生拥有知识的复合性和能力的多样性。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包括协调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被领导能力,攻关能力。具备从事复杂系统的生产,制造,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较宽的领域的适应能力。总体上来说就是我们要有宏远的方向,全局考虑事情,以未来的发展作为基础。不能只顾及眼前蝇头小利,要拥有大局观;不去看事物的某一个点,而是多角度的进行分析解剖。
对于现阶段的我们也必须去不断学习,让自己拥有大工程观的理念。所以从现在做起,做好大学四年的生活规划,让自己瞻望前方。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完成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坚持。大学生活中要高瞻远瞩,思前想后,对以后发生的事有远见,提升自己的学习应用技能,尝试去做一些对未来有益的事情。比如说,你已经决定以后去当一名工程师,那么必不可少的是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这时你就必须要上课认真听讲,大学里的专业课要好好上,不仅听老师讲更多靠自己的钻研。在课余多参加部门活动去锻炼你的交际能力,学习如何交流。
大学本来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地方,钻研你感兴趣的东西,有时间多去图书馆,多了解一些专业的背景,关注现代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工程的与时俱进,人的与时俱进是少不了的。可以每天制定一份任务清单,努力完成。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过好每一天。有时不需要刻意去期望,在每一天的充实中度过,你会发现你离目标越来越近。
在大学中充分利用学校设备和学习条件,严谨、勤奋的学习;积极参与多种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自觉培养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承担社会工作,在学习和社会工作上“两个肩膀挑担子”。养成运动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加强心理修养;关心国家大事,注视国际和国内科技发展新动向;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和社会进步新潮流。一个人素质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性”,自觉接受后天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良好影响。我们应该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行,争取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
土木1504 文宇